政策变化对回收行业金融市场的影响通常是长期的,这是因为政策旨在推动行业的结构性变革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具体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 2027 年,报废汽车回收量较 2023 年增加约一倍,废旧家电回收量较 2023 年增长 30% 等目标。这类长期政策目标会引导资本持续流入回收行业,推动行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从长期来看会改变行业的整体格局和金融市场对该行业的估值体系。
资金支持持续:2025 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通知,继续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高水平回收循环利用项目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有助于回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对行业的金融市场表现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
税收政策优化:国家税务总局推行的 “反向开票” 政策,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的 “源头票” 问题,降低了企业税负。同时,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征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后续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继续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活动。这些税收和资金支持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优化回收企业的财务状况,从长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市场预期改变:环保政策的加强、对循环经济的重视等政策导向,会改变投资者对回收行业的心理预期和市场情绪,吸引更多长期资金进入该领域。例如,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投资者对回收行业的信心增强,愿意长期持有相关企业的股票或债券,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