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环保政策对2025年8月废旧塑料行业的价格有什么影响?

2025-07-26 09:48610

2025 年 8 月废旧塑料行业价格将在环保政策的多维度影响下呈现结构性分化,政策通过供需调节、成本传导和市场预期重构价格逻辑,具体影响路径如下:

一、政策驱动下的供需再平衡

  1. 需求端:强制使用政策激活市场
    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 2025 年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 4.5 亿吨

  2. 叠加《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拟建立的再生材料强制使用制度

  3. 汽车、家电等领域供应链改造加速。例如,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要求 2025 年 PET 瓶再生含量不低于 25%

  4. 倒逼中国出口企业采购再生塑料,预计 8 月工业级再生 PET 需求将环比增长 15%-20%,推动价格上涨至 4300-4400 元 / 吨。此外,

  5. 全球《结束塑料污染公约》谈判重启,中国主导的亚太标准可能进一步强化再生塑料需求刚性。

  6. 供应端:补贴与禁令的博弈

    • 补贴政策释放产能:重庆忠县等试点地区对废塑料回收给予 0.5 元 / 斤补贴,预计 8 月全国废塑料回收量将增加 8%-10%,

    • 缓解供应紧张。但中小回收企业因设备升级成本(如欧盟 CEN/TR 18160:2025 标准要求的分类设备)可能退出市场,实际有效供给增幅或收窄至 5%-7%。

    • 进口收缩与国内消化:泰国自 2025 年 1 月起禁止进口塑料垃圾,预计中国废塑料进口量同比减少 20%,

    • 但国内再生塑料加工能力提升(如化学循环技术突破)可消化 10%-15% 的缺口,剩余缺口可能推升废塑料毛料价格 50-100 元 / 吨。

二、成本传导与价格分层

  1. 合规成本推升加工环节价格
    欧盟《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法规》对有害物质限制(如 PFAS 含量)和可回收性等级要求,迫使出口导向型企业升级生产设备。

  2. 以广东某 PET 再生企业为例,为满足欧盟 B 级可回收标准,需投入 200 万元改造分拣线,导致加工成本增加 8%-12%,最终传导至成品价格。预计 8 月出口级再生塑料价格将高于内销级 10%-15%,形成价格双轨制。

  3. 区域政策差异导致价格分化

    • 高补贴地区价格洼地:忠县等示范县因补贴覆盖 30%-50% 的回收成本,废塑料毛料价格较全国均价低 150-200 元 / 吨,

    • 吸引周边地区毛料流入,形成区域性价格虹吸效应。

    • 严格监管地区供应收缩:京津冀地区执行《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要求 8 月起餐饮外卖全面禁用不可降解餐具,

    • 导致当地再生 PS 需求激增,但中小型造粒厂因环保整改(如 VOCs 处理设备)停产,价格涨幅达 8%-10%。

三、政策预期与市场行为交互影响

  1. 投机性囤货与价格波动
    企业对 8 月欧盟新规生效的预期可能引发短期囤货行为。例如,浙江某再生 PE 企业为满足 2026 年欧盟包装标签要求

  2. 提前 6 个月储备高纯度再生颗粒,导致华东地区 LDPE 黑色颗粒价格在 7 月底上涨 200 元 / 吨。若 8 月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投机资金撤离可能引发价格回调,幅度约 5%-8%。

  3. 金融工具放大政策效应
    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使头部企业更容易获得低成本资金扩张产能。例如,某上市公司通过发行 5 亿元绿色债券建设化学循环产线,

  4. 8 月投产将增加再生塑料供应 5000 吨 / 月,压制通用级再生 PP 价格至 6100-6200 元 / 吨。

四、风险与不确定性

  1. 政策执行力度分化
    地方补贴落地存在滞后性,如忠县政策要求企业先垫付成本再申请补贴,可能导致小型回收商现金流紧张,实际回收量仅达预期的 60%-70%。

  2. 此外,部分地区对一次性塑料禁令执行宽松(如农村地区仍允许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可能削弱再生塑料需求增长动能。

  3. 国际贸易壁垒升级
    美国《防止塑料污染国家战略》要求 2030 年包装再生含量达 30%,若 8 月出台过渡性进口限制措施,可能冲击中国再生塑料出口市场。据测算,

  4. 若美国进口量减少 10%,国内再生 HDPE 价格将下跌 150-200 元 / 吨。

  5. 技术替代风险
    生物基塑料产能释放(如 PLA 项目在 8 月投产)可能分流部分需求。例如,某企业年产 10 万吨 PLA 项目投产后,

  6. 8 月食品包装领域再生 PE 需求预计减少 8%-10%,价格承压。

五、价格预测与策略建议

  1. 核心品类价格区间

    • 再生 PET 瓶片:受强制使用政策驱动,价格将上涨至 4300-4400 元 / 吨(环比 + 3.5%-5%)。

    • 再生 PE 颗粒:供应增加与需求分化并存,价格微跌 50-100 元 / 吨,LDPE 黑色颗粒维持 5800-5900 元 / 吨。

    • 再生 PP:头部企业扩产压制价格,预计跌至 6100-6200 元 / 吨(环比 - 2%-3%)。

  2. 企业应对策略

    • 出口导向型企业:利用 8 月前窗口期锁定欧盟客户订单,采用 “期货 + 现货” 组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

    • 回收加工企业:在补贴地区(如忠县)建立区域分拣中心,降低毛料采购成本;引入 AI 分拣设备提升合规性,

    • 应对欧盟 CEN/TR 18160:2025 标准要求。

    • 终端用户:与再生塑料企业签订长协采购协议,锁定 8-12 月价格,避免政策加码导致的成本激增。


综上,2025 年 8 月废旧塑料价格将在政策红利与执行成本的博弈中寻求新平衡,企业需动态评估政策边际变化,

通过技术升级和供应链优化构建抗风险能力。


免责声明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show.php?itemid=567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