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德龙炼铁总厂深入开展课题研发
助力高炉优质低成本冶炼
2025年,德龙钢铁集团定位“攻坚年”,在严峻市场环境下,炼铁总厂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冶炼原料选择需要从传统的“精料”向经济型炉料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另一方面,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开发对生铁质量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为了应对双重挑战,炼铁总厂积极开展了《基于高炉经济炉料条件下优质生铁冶炼关键技术研究》,通过明确经济炉料性能波动与高炉炉况的对应性,形成了“经济冶炼-优质产出”的工艺控制标准体系,最终实现了成本降低与品质提升的协同优化。
实施原料管理精细化--工艺操作精准化调控技术。实施烧结矿Al₂O₃、MgO含量与碱度三要素联动精准调控技术,确保炉渣中Al₂O₃含量不高于16.5%,MgO含量梯度控制,碱度(R)实时反馈调节(力争±0.03),确保渣系稳定性;建立原料有害元素预警机制,对硫负荷和碱金属含量进行严格监控,一旦超出要求范围(硫负荷≤4.5kg/t,碱金属≤3kg/t),及时调整配料结构,避免对高炉冶炼及生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强化进厂焦炭质量监控,尤其确保进厂焦炭的反应后强度(CSR)≥60%,粒度组成中≥40mm的比例≥70%,以充分发挥焦炭在高炉中的骨架作用。工艺操作关键技术优化方面,通过深入研究高炉内脱硫机理,建立了硫分配比动态预测模型,并结合以往研究结论,精准调控高炉渣系,即炉渣碱度控制在1.18-1.25之间,Al₂O₃含量不高于16.5%,Al₂O₃/MgO比不低于0.58,确保了高炉冶炼的稳定性和生铁质量;科学调整布料模式,实施煤气流"中心+边缘"双通道控制,稳定了炉况,为优质铁冶炼创造了有利条件。
构建经济炉料性能--高炉操作预控体系。结合近几个月的生产实践,炼铁总厂重点对烧结配加DK粉与硼镁精粉两种新经济炉料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DK粉的特性全面剖析,对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的研究,掌握了DK粉的使用规律,为其在烧结配料中的合理配加奠定了基础。同时,深入探索了硼镁精粉的作用机理,明确了其对烧结矿冶金性能、高炉透气性等方面作用。在掌握了此两种炉料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维度攻关,通过密切跟踪烧结矿冶金性能和软熔区间变化,调整烧结工艺控制参数,如点火温度、料层厚度和烧结速度等,不断优化烧结过程,确保烧结矿满足高炉生产的需求。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高炉生产对炉料性能变化适应性,建立了高炉炉温波动预警模型,结合烧结矿性能变化,及时预测高炉炉温的波动趋势,并适时调整高炉操作方针,有效避免了高炉生产中的异常情况,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铁水质量。最终在确保高炉生产稳定前提下,确定了DK粉与硼镁精粉在烧结生产中的适宜配比,为后续烧结用料调整提供了方向,还成功拓宽了烧结降本的新渠道。
理想不改,创新不止,事业向善,惟有奋斗。后期炼铁总厂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不断深化对新经济炉料的研究与应用,持续优化高炉操作预控体系,实现在降本同时,生铁质量提升,进一步推动炼铁总厂的生产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