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7 日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的核心原因可从宏观经济预期、美元汇率走强、
地缘政治变化及供需结构调整等多维度解析,具体如下:
一、美元指数创两个月新高,压制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
当日美元指数上涨 0.6% 至 104.8,创 2025 年 5 月以来新高。美元走强直接导致国际现货黄金、
白银等以美元计价的贵金属价格承压。例如,以欧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单日跌幅达 1.5%,进一步放大了国际市场的抛售压力。
美元强势背后是市场对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的调整 ——CME FedWatch 工具显示,市场对 9 月加息 25BP 的概率从 38% 升至 45%,
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同步回升至 4.3%,实际利率上行直接压制黄金的估值空间。
二、地缘政治风险缓和,避险需求退潮
中东地缘局势近期明显缓和,VIX 恐慌指数从 16.5 回落至 14.2,资金从贵金属等避险资产转向风险资产。
这一变化在黄金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现货黄金早盘受亚洲避险资金推动冲高至 3372 美元 / 盎司,但欧美交易时段因避险情绪降温快速跳水,
最终收跌 0.88%,创下三周以来最大单日跌幅。SPDR 黄金 ETF 持仓减少 9.3 吨至 918 吨,为连续第五日减持,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配置意愿下降。
三、美联储政策预期转向鹰派,强化利率压制逻辑
尽管美联储在 6 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但鲍威尔在会后表态称 “关税效应已开始显现,预计还会进一步增强”,
并强调 “当前货币政策需保持谨慎以应对通胀压力”。市场解读为美联储对降息路径的态度趋于保守,叠加 7 月 25 日特朗普声称
“与鲍威尔会晤后预计美联储将很快降息” 的言论被市场证伪,导致贵金属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落空。
这种预期差直接体现在黄金的估值上 —— 实际利率上行使得黄金的持有成本增加,投机性多头被迫离场。
四、工业属性主导钯金、白银超跌
钯金因汽车催化器需求疲软叠加俄罗斯出口恢复,价格重挫 2.42% 至 1219.7 美元 / 盎司,创 2024 年 11 月以来新低。
俄罗斯作为全球钯金主要供应国,其出口恢复导致市场供应过剩预期升温,而传统燃油车销量下滑进一步削弱了钯金的需求支撑。
白银则呈现 “双重承压” 特征:一方面,全球制造业 PMI 数据弱于预期(中国 7 月制造业 PMI 为 49.8,低于预期的 50.2),
工业需求前景黯淡;另一方面,金融属性受美元走强压制,国际现货白银收跌 2.05%,金银比价扩大至 87.3(前一交易日 85.6),
显示资金从白银向黄金避险迁移的特征减弱。不过,国内光伏玻璃企业开工率回升至 68%,对白银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使得上海白银 T+D 跌幅(2.19%)较国际市场收窄 0.22 个百分点。
五、技术面破位引发程序化交易抛售
黄金、白银等品种的技术形态恶化加剧了价格波动。现货黄金跌破 5 日均线(3350 美元 / 盎司)支撑,RSI 指标进入超卖区间(38),
触发量化交易模型的止损指令,导致价格加速下探至 3324.89 美元 / 盎司的日内低点。白银同样未能幸免,
国际现货白银跌破 38.5 美元 / 盎司的关键支撑位,引发投机性空头加仓,单日跌幅达 2.05%。
六、关税政策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
特朗普政府定于 8 月 1 日实施的全球关税政策虽未在当日直接冲击市场,但其滞后效应已通过供应链预期传导至贵金属领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明确表示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更为持久”,市场担忧关税导致的输入性通胀会迫使美联储延长高利率周期,
从而进一步压制贵金属的长期配置价值。这种预期在钯金市场尤为明显 —— 汽车产业链对关税成本的消化能力减弱,
叠加新能源汽车替代加速,钯金的工业需求逻辑面临重构。
综上,7 月 27 日贵金属市场的波动是宏观政策预期、汇率变动、地缘政治及产业周期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短期来看,
黄金需关注 3300 美元 / 盎司(国内 765 元 / 克)的支撑有效性,而钯金、白银则需等待工业需求边际改善或货币政策预期转向方能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