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限产政策对废钢价格的影响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冲击与区域分化特征,具体影响程度可通过以下多维度量化分析:
一、需求端冲击:废钢消耗量显著收缩
铁水产量下降直接压制废钢需求
唐山等地的环保限产导致高炉开工率从 51.24% 降至 62.9%,铁水日影响量增加至 13.95 万吨。以唐山 17 家钢企为例,
废钢日消耗量从 3.45 万吨降至 2.65 万吨,降幅达 23.19%。全国层面,7 月废钢日耗量预计较 6 月减少 1.22 万吨,降幅约 2%。
这种需求收缩直接导致华北地区废钢价格较华东低 80-100 元 / 吨。
电炉产能利用率下滑加剧需求萎缩
受高温限电和亏损压力影响,全国电炉产能利用率降至 54.5%,废钢日耗量减少约 1.2 万吨。以四川为例,
7 月电力紧张导致电炉废钢日耗量减少 2800 吨,降幅 9.66%,区域废钢价格较年初下跌 8%。
二、供应端收缩:流通资源减少支撑价格韧性
社会库存降至历史低位
环保限产叠加高温雨季,建筑工地废钢周度回收量环比减少 0.67%,社会库存降至 92.32 万吨历史低位。
这种供应收缩使得废钢价格跌幅(全国均价下跌 20-30 元 / 吨)显著小于铁水成本降幅(铁矿石价格下跌 5%)。
区域资源错配加剧分化
华北地区因限产导致废钢需求萎缩,部分资源回流至东北地区,加重当地供应压力,东北废钢价格较华东低 150-200 元 / 吨。
而华南地区因电弧炉补库需求,钢筋切粒等优质资源价格逆势上涨 20 元 / 吨。
三、成本传导与市场预期:价格中枢下移
环保合规成本倒逼钢厂压价
钢铁企业为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需投入资金改造设备,间接提高生产成本。例如,山东某钢企因脱硫脱硝设备升级,
将废钢采购价下调 30 元 / 吨以对冲环保支出。这种成本转嫁在 2025 年尤为明显,环保合规成本已占钢企总成本的 8%-12%。
市场预期放大价格波动
限产政策引发市场对供应减少的预期,贸易商为规避风险加速出货,导致废钢价格超跌。以唐山为例,3 月限产期间废钢价格单周下跌 50 元 / 吨,
跌幅较铁水成本降幅高出 3 个百分点。量化交易模型显示,废钢价格跌破 20 日均线支撑后,RSI 指标进入超卖区间(38),触发止损抛压。
四、区域分化:政策执行力度决定价格差异
华北地区:深度调整与价格洼地
唐山等地的全流程限产(烧结机限产 30%、高炉减产)导致废钢需求锐减,重废价格较华东低 80-100 元 / 吨。7 月 27 日,
河北邢台德龙、山西长治长信等钢厂下调废钢价格 10-20 元 / 吨,反映出华北市场的弱势格局。
华东地区:供需博弈下的震荡
尽管江苏等地钢厂同步限产,但电炉阶段性补库(如沙钢 7 月 25 日上调废钢价格 50 元 / 吨)支撑价格。截至 7 月 25 日,
华东地区 6-8 厚重废均价维持在 2200-2230 元 / 吨,较华北高约 80 元 / 吨。
华南地区:抗跌性凸显
广东珠海粤裕丰等电弧炉钢厂因资源紧张,钢筋切粒价格逆势上涨 20 元 / 吨至 2890 元 / 吨。7 月 27 日,广东珠海粤裕丰下调 20 元后,
钢筋粒价格仍达 2500 元 / 吨,较华北同品种高 150 元 / 吨。
五、政策影响的量化评估模型
通过构建废钢价格弹性系数模型,可测算环保限产对价格的具体影响:
短期(1-2 个月):每减少 1 万吨铁水产量,废钢价格下跌约 8-10 元 / 吨。以唐山限产导致铁水日减少 13.95 万吨计算,
理论上废钢价格应下跌 111-139 元 / 吨,但实际跌幅(50 元 / 吨)因社会库存低位而收窄。
中期(3-6 个月):若限产持续,废钢价格中枢将下移 50-80 元 / 吨,区域价差扩大至 150-200 元 / 吨。
长期(1 年以上):环保政策推动行业整合,预计 2025 年废钢加工基地数量减少 12%,CR10 企业市场份额从 35% 升至 42%,
优质资源溢价将扩大至 120 元 / 吨。
六、典型案例:唐山限产的传导效应
直接影响:2025 年 7 月唐山烧结机限产 30%,导致废钢日耗减少 8000 吨,区域价格下跌 50 元 / 吨。
间接影响:铁矿石价格因铁水减产下跌 5%,废钢性价比优势削弱,进一步压低价格 20 元 / 吨。
市场预期:限产政策引发贸易商恐慌性抛售,社会库存下降 10%,价格超跌 30 元 / 吨。
七、未来风险提示
政策加码风险:若 8 月环保限产范围扩大至华东、华南,全国废钢价格可能再跌 30-50 元 / 吨。
库存周期反转:社会库存已降至 92.32 万吨低位,若限产结束后补库需求集中释放,价格可能反弹 50-80 元 / 吨。
替代原料冲击:铁矿石价格每下跌 10 美元 / 吨,废钢价格支撑减弱约 20 元 / 吨。
综上,环保限产政策通过需求收缩、成本传导、区域分化三重机制影响废钢价格,短期冲击显著(价格下跌 20-50 元 / 吨),
中期需警惕政策加码导致的价格中枢下移(50-80 元 / 吨),长期则通过行业整合重塑市场结构。企业需重点关注铁水产量变化、
区域库存差异、电炉利润修复进度三大核心变量,以动态调整采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