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资源紧张与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大背景下,废旧行业的发展对于资源循环利用、
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推动该行业进步,政府有望在未来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政策。
强化资金扶持与税收优惠
资金方面,政府可能会大幅增加对废旧行业的专项补贴。一方面,针对废旧资源回收环节,按回收量给予企业定额补贴,
比如每回收一吨废旧金属、一定量的废旧塑料等,给予相应金额补助,刺激企业扩大回收规模。另一方面,对废旧资源处理再利用项目,
设立项目启动资金补贴,助力企业开展前期建设。例如,对于新建的先进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厂,根据项目规模给予一定比例的启动资金支持。
税收优惠政策也将持续优化。在企业所得税方面,提高废旧行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当前的 100% 提升至 150%,
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攻克废旧资源处理中的技术难题,像研发更高效的废旧塑料分离技术等。增值税上,对符合条件的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进一步提高即征即退比例,从目前的 50% - 70% 提升到 80% 甚至更高,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完善产业规范与监管
完善产业规范与监管,对废旧行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未来,政府会进一步细化行业准入门槛,针对不同类别的废旧资源处理企业,
在技术水平、设备标准、环保设施等方面制定详细且严格的准入条件。例如,对于废旧电子设备处理企业,要求其必须具备专业的无害化处理设备,
能有效处理电子垃圾中的重金属、有害物质等。
监管层面,构建全面的全流程监管体系,从废旧资源回收源头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如区块链技术,对回收、运输、
处理等各环节进行实时追踪记录。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机制,定期检查企业环保措施执行情况、安全生产状况等,不定期对企业产品质量、
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抽查。对于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除高额罚款外,情节严重的直接吊销经营许可证,促使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在技术创新上,政府将加大对废旧行业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比如,针对混合废旧材料难以高效分离的问题,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研发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同时,建立技术创新奖励机制,
对在废旧资源处理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团队或企业,给予高额奖金以及荣誉称号,激发创新积极性。
人才培养方面,鼓励高校开设废旧资源循环利用相关专业课程,如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废弃有机物处理等专业方向,
为行业储备专业人才。政府联合企业设立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实际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对于进入废旧行业工作的专业人才,给予落户、购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投身该行业。
促进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将成为未来重点。政府会推动不同地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进行合理分工协作。
比如,资源富集地区主要负责废旧资源的回收与初加工,技术先进地区专注于高端再利用产品研发与生产,
通过建立跨区域产业联盟等形式,实现资源、技术、市场等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共享。
国际合作领域,政府将鼓励国内废旧行业企业 “走出去”,参与国际废旧资源市场竞争,在海外建立回收基地、处理工厂等。
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通过举办国际废旧行业交流展会、开展双边或多边合作项目等方式,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废旧行业在全球的影响力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