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回收行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主要体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以及商务部等 9 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中,具体内容如下:
总体目标
到 2025 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 40 亿吨,新增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废钢铁、废铜、废铝等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达到 4.5 亿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达到 5 万亿元。
到 2030 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类废弃物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给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总体居于世界前列。
主要任务
推进废弃物精细管理和有效回收
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压实废弃物产生单位主体责任,完善管理台账制度,推进分类收集与贮存,排查整改历史遗留固体废弃物堆存场,鼓励废弃物产生单位与利用单位开展点对点定向合作。
完善农业废弃物收集体系:建立健全畜禽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加强农膜、农药与化肥包装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发挥供销合作系统回收网络作用。
推进社会源废弃物分类回收: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废旧家电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提升预处理能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 “两网融合”,因地制宜健全农村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支持 “互联网 + 回收” 模式发展。
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强化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拓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渠道,加大复杂难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规模化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持续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加强再生资源高效利用:鼓励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合理延伸,支持现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提质改造,加强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
引导二手商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鼓励 “互联网 + 二手” 模式发展,支持建设集中规范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完善旧货交易管理制度,保障旧货交易时出售者信息安全。
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推进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探索在盾构机、航空发动机等新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制造,推广应用再制造共性关键技术。
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农林生物质能源化开发利用,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协同处置部分固体废弃物。
加强重点废弃物循环利用
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组织开展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 “作坊式回收” 联合专项检查行动。
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指导地方完善低值可回收物目录,提高分类准确率,支持各地将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向特定区域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培育行业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
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市场监管,打击非法经营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完善政策机制
完善支持政策和用地保障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加大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投入力度,保障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
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对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的支持,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机制:制定再生材料推广应用政策,建立再生材料产品认证制度,提高再生材料的市场认可度和应用比例。
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规划
到 2025 年,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和典型企业,推广一批经验模式,全国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 2023 年增长 15% 以上,废旧家电家具规范化回收水平明显提高。
围绕完善回收网络、培育回收主体、创新回收模式、规范回收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任务,包括合理规划回收网络,完善社区回收网点建设,延伸生产企业责任,发展 “互联网 + 回收”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