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永不能忘的国家记忆

   2025-09-18 920
导读

94年前的那一声爆炸,如同一道沉重的闪电,划破了中国历史的夜空,“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这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事变爆发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

94年前的那一声爆炸,如同一道沉重的闪电,划破了中国历史的夜空,“九一八事变”成为了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痛。这不仅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更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动力。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铭记那些不能忘却的记忆。    

   

  

          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这一声爆炸打破了沈阳柳条湖夜的宁静,也撕裂了中国东北的大地。日本帝国主义的这一侵略行动是蓄谋已久的,早在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就确定了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方针,炮制了“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田中奏折”。他们精心策划,寻找各种借口,妄图将中国东北纳入其殖民统治之下。   由于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沈阳城次日即告陷落,不到半年东北全境沦陷,3000万同胞开始了暗无天日的亡国奴生活。这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深重的一页耻辱。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国民政府的软弱和妥协,让日本侵略者更加肆无忌惮。东北这片肥沃的土地,在侵略者的铁蹄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苦难。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人民流离失所,生命和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不屈抗争    

      面对日寇铁蹄的无情践踏,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事变当夜,东北军部分爱国将士拒不执行“不抵抗政策”,打响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枪。他们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杨靖宇、赵尚志等骨干深入东北领导武装抗日斗争。这些英雄们深入敌后,组织和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与日军进行了长期的艰苦斗争。   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东北人民和部分官兵纷纷走上抗日战场,用血肉之躯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与大量日军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让敌人也为之震撼。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赵尚志被特务偷袭,重伤被俘后牺牲。他为了抗日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抗日女战士赵一曼历经9个月酷刑折磨,英勇就义,年仅31岁。她的坚韧和勇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历史教训    

      “九一八事变”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教授指出,“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旧中国,积贫积弱,一盘散沙,内战频仍。盘踞在东北的日本早已磨刀霍霍,伺机待动。当时的中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日本,这使得我们在面对侵略时处于被动地位。我们必须认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才能有效地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避战怕打也会挨打,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胡玉海认为,“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力量并非不堪一击,甚至还有一定优势,但依然一败涂地,教训惨痛而深刻。事变当天,进击北大营的日军兵力约800人,而北大营驻军却有近7000人。日本看透了国民政府和东北军的“不抵抗政策”,才敢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这告诉我们,在面对敌人的侵略时,我们不能退缩,不能害怕战争,必须勇敢地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同时,我们也要有正确的战略和决策,不能一味地妥协和退让。           战火蔓延    

      “自扫门前雪”最终养虎为患,日军发动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法西斯对外侵略的第一场战火。它引发的不只是中日间的战争,也是一场最终横跨太平洋、与欧洲战场遥相呼应的大灾难。日本的侵略野心不仅仅局限于中国东北,他们妄图通过侵略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一步,它为后来的全面侵华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这场战争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人失去了生命和家园。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东北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剥削。他们掠夺资源,奴役人民,实施了一系列的暴行。同时,日本还不断扩大侵略范围,向华北、华东等地进犯。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这场战争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国际社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的安全和稳定都与其他国家息息相关。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了国际责任。 

      

 

               抗战胜利    

      “九一八”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掀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3500多万人或伤或亡,930余座城市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始终没有放弃抵抗。我们的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我们的百姓们在后方积极支援,全民族上下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在很多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付出了生命代价后,中国人民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战伟大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抗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英勇抗争的结果。它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民族。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抗战的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我们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为其他国家的抗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铭记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如今,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铭记历史的教训。警报声声,追思往昔,缅怀先烈,展望今日,同仇敌忾。九一八纪念日,警钟长鸣,勿忘国耻,努力奋斗,保卫中华。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精神,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szyhs.cn/news/show.php?itemid=125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或违规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