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项目建设“加速跑”(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2025-08-03 新浪网刘志强 王云杉360
导读

全力冲刺年内通车!湖北宜昌北站建设正酣,站房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全长313公里的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是沿江高铁全线首个开工项目。通车后,将与汉宜铁路等一道,在湖北省内形成“武汉往返武汉”高铁环线,助力武汉、襄阳、宜昌三地实现1小时互通。   “渝宜高铁、渝万高铁、合武高铁、北沿江高铁等

全力冲刺年内通车!湖北宜昌北站建设正酣,站房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全长313公里的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

是沿江高铁全线首个开工项目。通车后,将与汉宜铁路等一道,在湖北省内形成“武汉往返武汉”

高铁环线,助力武汉、襄阳、宜昌三地实现1小时互通。


   “渝宜高铁、渝万高铁、合武高铁、北沿江高铁等沿江高铁项目建成后,将与既有铁路网络深度融合、多向联通,

形成川渝与华中、华东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铁集团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从沿江高铁、沿江机场、沿江干线公路等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到“三北”工程、城市地下管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两重”建设正扎实推进。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

这也意味着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做好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发挥重大投资项目带动作用”。


   交通、水利、能源、城市更新……今年以来,以“两重”项目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

一项项重大工程不断刷新“进度条”。


   强基础、增功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东海之滨,施工繁忙。上海港洋山港区小洋山北作业区西1区陆域已吹填完成,集装箱码头正在稳步建设。

未来,这里将成为上海港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


   晋陕峡谷,机械轰鸣。国家水网重要节点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稳步推进,导流洞施工全面进入主洞开挖阶段,

两条超千米的“地下巨龙”在山体中逐渐成形。


   世界屋脊,攻坚正酣。位于西藏安多县的土硕100兆瓦光热电站正建设得如火如荼。该电站是在4650米超高海拔

、超低温度、极弱电网环境“三重挑战”下建设的光热电站。


   稳投资、促就业,支撑经济稳定增长——


   7毫秒,新疆绿电瞬间抵达2200多公里外的重庆。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

“疆电外送”有了第三条直流通道。


   投资286亿元、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1万余人投身工程建设,3万余人在装备制造、能源服务等领域获得稳定岗位,

哈重直流工程拉动了投资、带动了就业,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在‘疆电入渝’工程配套项目带动下,

公司风电装备订单量快速增长,年产近200套。”三一重能(巴里坤)风电装备有限公司行政经理杨峤说。


   重大工程体量大、产业带动强,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坚实支撑。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

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重大工程往往蕴藏着大量就业机会,居民有了稳定的岗位和收入,就更有能力扩大消费。扩大消费又将进一步牵引投资,

推动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共同激发内需潜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杜月表示。


   抓创新、强支撑,助推产业优化升级——


   掘进,再掘进。沿江高铁崇太长江隧道施工现场,“领航号”盾构机正在长江江底作业。依托智能掘进、超前地质预报等高超“技艺”,

“领航号”可在长14.25千米的隧道里完成独头掘进。“永宁号”“甬舟号”……国产盾构机持续上新,占全球市场份额近七成。


   海量工程场景,孕育广阔产业机遇。投入运行的金沙江银江水电站3号机组,创下65兆瓦的亚洲最大单机容量、

7.95米的世界最大转轮直径;中建五局优化基坑设计,保障北京国际大厦改造项目顺利推进;兵工集团研发120立方米矿用洒水车,

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高效、环保解决方案……工程建设助力新技术新产品加快落地,助推工程机械、智能装备等产业不断升级。


   “经过4年多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重大成效,预计年底前能全部完成规划目标。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强化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确保102项重大工程圆满收官,

同时,科学谋划“十五五”重大工程项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3日 01 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刘志强 王云杉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刘志强 王云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szyhs.cn/news/show.php?itemid=751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或违规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