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有望推动锂矿行业供需关系改善;硅片环节交易节奏转暖,调涨价格陆续落地

   2025-08-27 730
导读

1、我国持续加强建筑材料节能转型材料是建筑的源头和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8月26日表示,不论是新建“好房子”,还是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都离不开“好材料”在创新应用方面的支撑。当前,我国正持续推动建筑材料的节能转型,不断降低建筑碳排放水平,提升建筑运行能效。中国建材

1、我国持续加强建筑材料节能转型
材料是建筑的源头和根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彭寿8月26日表示,不论是新建“好房子”,还是将老房子改造成“好房子”,都离不开“好材料”在创新应用方面的支撑。当前,我国正持续推动建筑材料的节能转型,不断降低建筑碳排放水平,提升建筑运行能效。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于26日在北京举办了工程建设新材料创新成果对接会暨第六届“善用资源日”开放活动。彭寿在会上说,我国已形成完备的建材体系,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30个行业小类、1000多种产品,成为全球最大的建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建筑材料节能转型,低碳混凝土、复合石膏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结构、墙体等领域,推动建筑运行能耗降低60%以上。但当前建筑碳排放距离零碳目标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新型先进节能材料的创新和布局。

2、“反内卷”有望推动锂矿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在锂价回暖之际,锂矿企业也迎来2025年“中考”成绩放榜。总体来看,由于上半年碳酸锂吨价一度跌至6万元下方,锂矿企业半年报财务数据并不出彩,部分企业尚未摆脱亏损。“锂矿企业的业绩表现主要还是与锂价挂钩。从上半年锂价走势来看,行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也在预期之内。”有熟悉锂产业的人士称,尽管上半年有企业“亏钱”硬扛,但随着“反内卷”深入到锂电材料行业,“锂矿企业最艰难的日子应该要过去了”。近期,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停产一事让碳酸锂供给收缩预期大幅抬升。受此影响,碳酸锂期货与现货价格联动上涨,一度升至8万元/吨上方。有市场人士直言,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到矿端生态,或间接推动矿商利润修复与供应响应。

3、国内油价或现年内第七降 加满一箱将少花7.5元
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窗口将于8月26日24时开启。综合机构观点,本次调价或将出现年内第七次下调,从而结束连续两轮搁浅。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截至8月22日收盘,国内第9个工作日参考原油的变化率为-4.41%,预计汽柴油下调幅度在190元/吨,折升价92#汽油和0#柴油分别下调0.15、0.16元。若本轮下调,私家车单次加满一箱50升的油后将少花7.5元。

4、国家能源局:截至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 5年增长近30倍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统筹谋划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了将近30倍,相当于给新型电力系统配上了“巨型充电宝”。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产能超过全球的一半。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深度赋能能源领域,成为能源技术革命的“新引擎”,在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作业、油气新资源发现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让能源产业在AI的加持下,不断焕发“新活力”。

5、国家能源局:近十年来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国家能源局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加强氢能、储能、核电、智慧能源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新能源发电、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装备和标准“走出去”。近十年来,中国助力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这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了巨大贡献。

6、电动车和AI用电需求激增是否影响能源绿色转型?国家能源局回应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说,“十四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等“新三样”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带动了我国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以“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为引领,坚持电力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引导合理能源消费和绿色能源消费,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努力实现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

7、生态环境部:我国碳市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8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2021年和2024年我国先后建成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全国碳市场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一是通过建章立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30余项制度和技术规范。二是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2024年共审核企业数据300余万条,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的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大幅提升。三是不断扩大重点行业覆盖范围,在发电行业基础上,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纳入强制碳市场,对全国60%以上碳排放量实现了有效管控。接下来,将着力抓好文件落实:一是深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有序扩大强制碳市场的覆盖行业范围。二是着力提升碳市场活力,建立碳质押、碳回购等政策制度,提升节能减碳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严格规范碳排放核查,压实重点排放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8、我国物流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取得重要成就,物流市场规模持续保持世界第一,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十四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保持稳中有升发展态势。2025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规模有望达到380万亿元,5年间增长约80万亿元。我国物流业总收入规模持续扩张,5年间增长约4万亿元,2025年预计将超过14万亿元,市场规模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

9、上半年GDP增长5.7%,江苏经济增量保持全国首位
8月26日上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聚焦“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江苏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经济增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81万亿元,同比增长5.2%,创历史同期新高;实际使用外资115.4亿美元,规模保持全国第一。

10、硅片环节交易节奏转暖 调涨价格陆续落地
多晶硅价格延续涨势,受到六部委联合召开的光伏产业座谈会的消息影响,给已略显上涨乏力的多晶硅价格带来短期支撑,多晶硅价格进一步报涨,报价上涨2-3元/千克,一线企业报价52-53元/千克,二线企业报价46-48元/千克。成交虽有小规模52元/千克成交,但市场总体成交范围维持在46-49元/千克。硅片市场全尺寸报价上涨0.05元/片。硅片上涨一方面由于上游硅料价格有所上调,硅片成本压力上涨,硅片报价跟涨。此外,反内卷政策的推进带来良好预期以及行业自律的要求下,报价不能低于成本,硅片企业积极响应下,报价上涨。虽硅片报价调涨,但成交暂未落地。一方面调涨时间过短,下游部分企业仍在观望。

11、专家认为投资加码将助推释放内需潜力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创新消费投资场景,优化消费投资环境,综合施策释放内需潜力。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继续支撑投资增长。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快,“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将保持平稳。后续,投资加码或将成为释放内需潜力“组合拳”中的重要一环。



12、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表示,中国必须确保美国的稀土磁铁供应,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对此,发言人郭嘉昆表示,我们已经就关税问题多次阐明中方立场。

13、从上海海关获悉,7月份,上海市进出口3972.4亿元,同比增长9.5%,自今年2月份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在7月份强势表现带动下,前7个月上海市进出口2.55万亿元,增长3.4%,较上半年增速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10.7%;进口1.43万亿元,下降1.7%。

14、据南京发布,1—7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7月当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重点行业中,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累计增加值分别增长13.1%、10.8%、9.4%。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累计产量分别增长26.6%、38.4%、48.8%。

15、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2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风电光伏充分发挥转型“主力军”作用,今年上半年,风光发电量的增量超过了全社会用电量增量。

16、2025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5万个。根据各地统计上报数据,1-7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8万个。分地区看,河北、辽宁、重庆、安徽、江苏、上海等6个地区开工率超过90%。

17、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释放“鸽派”信号后,市场对9月降息预期急剧升温,金融市场迅速作出反应。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市场也因降息预期而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表示,从美联储利率路径对商品价格的传导逻辑来看,不同商品因其自身属性不同,对利率变动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那些对美联储政策比较敏感的大宗商品,如铜、白银、黄金等价格有望上涨。

18、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加快。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完成六期发行,累计规模9960亿元,发行进度达76.6%;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发行31497.6亿元,超过去年同期发行规模。专家认为,随着各级财政部门加快债券发行使用,相关资金持续落地,将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增量政策有望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途将持续扩围。

19、据美国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26日发布的数据,截至20日,8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1.3点至97.4。其中,消费者对当前商业和就业市场条件的评估指数下降1.6点至131.2。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业和就业市场环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下降1.2点至74.8,继续低于通常显示将出现经济衰退的临界点8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本月点击排行
大家都在“看”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手机扫一扫,查看资讯
手机扫一扫,掌上查看本条资讯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zgzszyhs.cn/news/show.php?itemid=1102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或违规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