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要闻
1、工业和信息化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为了推动汽车行业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协会就“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账款支付相关内容”作出规范倡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产品结构、市场规模和产业形态还在快速变化,供应链体系还不成熟。整车企业延期支付货款,将增加供应商经营压力,直接影响企业投入,不利于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下一步,我国将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国家统计局:下阶段,要强化宏观政策调节,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1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总的来看,8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供强需弱,部分企业经营困难。下阶段,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宏观政策调节,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化改革开放,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3、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典型案例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随着专项行动不断深入,全国涉企行政检查数量大幅下降,精准发现问题水平有效提升,为企业退还违法收费、依法变更或解除冻结账户,解决了一批企业关切的执法标准不一致、信用修复难等急难愁盼问题,动真碰硬整肃执法队伍纪律作风,依法查处一批“吃拿卡要”“粗暴执法”和执法不作为案件,将一批不具备执法资格、严重违规人员清除出执法队伍,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追责。本批发布的8个典型案例,主要涉及乱罚款、乱查封、违反执法行为规范、裁量不当、执法不作为等问题
4、韩国请求与美国达成无限额货币互换协议
据报道,韩国已请求与美国达成无限额货币互换协议,以缓解一项贸易协议中 “承诺投资 3500 亿美元” 对韩元造成的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韩国政府官员消息称,韩国政府在近期与美国的关税谈判中,提出了达成上述货币互换协议的需求。该官员称,此举是 “为在合理层面确保外汇市场安全措施而采取的应对行动”。
5、中汽协倡议:整车企业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中小供应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在支付与结算方面,倡议提出,甲方支付账期自乙方交货并通过甲方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最长不超过60个自然日(如支付当日遇法定节假日顺延);若乙方为连续性供货的非中小企业,经双方协商,可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对账,账期自双方对账日起算;甲方应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集中对账;如双方供货单价暂未达成一致,甲方应按照与乙方最近一次供货合同单价或开发定点单价计算金额的一定比例先行支付;鼓励使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如乙方为中小企业,倡导全部采用现金或银行承兑汇票支付等。
6、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内房地产市场形势已发生变化,相关外汇管理措施有必要加以优化调整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深化跨境投融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相关内容答记者问时表示,现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及其结汇所得人民币在境内支付使用的负面清单中,包括不得用于购买非自用的住宅性质房产。该项政策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背景下,各部门先后出台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企业和行业的调控政策。
7、习近平: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文章提到,要聚焦重点难点,下决心清除顽瘴痼疾。第一,着力整治企业低价无序竞争乱象。“内卷”重灾区,要依法依规有效治理。更好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第二,着力整治政府采购招标乱象。重点整治最低价中标、以次充好、利益勾连等突出问题。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加强对中标结果的公平性审查。 时事新闻 1、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4%,环比持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5%,衣着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8%,交通通信价格下降2.4%,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0%,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9%,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8.6%。
8、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Paul Atkins表示,该委员会将在“找上门”之前向企业发出有关技术违规行为的通知。Atkins计划废除前总统乔·拜登任内推行的激进执法计划。他表示,正试图改变市场对“缺乏正当程序、缺乏通知、缺乏法治”的看法。
9、9月12日,2025年中国再生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上2024年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30强名单正式揭晓。2024年,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营业收入30强入围底线41.44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17家,占入围企业总数的57%;30强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928.95亿元,前20强企业营收总额跃升至3331.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从主营产品看,11家再生铜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达1576.09亿元,占比40%;6家再生铝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达605.96亿元,占比15%;4家再生铅企业营业收入合计达362.19亿元。
10、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周四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但同时会放缓政府债券持有规模的缩减计划。随着国债收益率持续上升,该计划正受到越来越多关注。英国央行上月将基准利率从4.25%下调至4%,保持了自2024年8月以来的降息节奏。当时随着通胀从2022年的高位回落,央行开始逐步解除为抑制经济活动而实施的政策限制。决策者将这一系列每三个月25个基点的降息描述为“谨慎且渐进”。若按此节奏,决策者本周四应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但有迹象表明,他们不仅会在本周维持利率不变,甚至可能在11月或12月的会议上也按兵不动。
11、在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上,首次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报告》。报告共有四个章节,立足工商界视角,系统梳理近年来大湾区供应链促进情况。首次绘制了大湾区智能汽车、创新药供应链图谱,揭示了供应链促进体系为湾区产业合作、企业创新带来的新机遇。报告还从打造高质量基础设施网络、制定协同共进的供应链政策、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完善普惠安全的金融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提出39条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对策建议。
12、2025年8月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为698万吨,同比增长3.8%,1-8月累计产量为543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1%,其中8月份产电解铝量为380万吨,同比减少0.5%,1-8月电解铝产量为301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2%。
13、福建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行动方案》。方案提出,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壮大。围绕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优势领域,培育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好厦门生物医药港等专业化园区。创新发展未来产业,力争在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健康与新医药等领域率先突破,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武夷山、鼓浪屿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