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2点,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看似利好,然而期货市场上螺纹钢主力合约在小幅高开后迅速回落;现货市场中商家报价谨慎,成交依旧清淡。这种“利好不涨”的现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事实?市场期待的利好为何变成了利空?
1 美联储降息利好已被市场提前消化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会议前市场押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6.1%。这种高度一致的预期,似乎降息完全是意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意味着降息利好早已被市场提前消化。如果美联储降息仅仅符合预期(降25个基点)而没有释放更鸽派的信号,市场反而可能下跌。 有迹象显示,利率市场交易员正在加大押注,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剩余的三次政策会议上至少实施一次直降50个基点的降息。而尤有大胆者,更是下重注预计今晚就将上演这一幕。美联储降息降多少,究竟会给钢市带来如何的影响呢?我们拭目以待!
2 钢价核心矛盾:
宏观预期与产业现实的撕裂 然而,不管美联储议息会议如何决议,当前钢价的核心矛盾并未改变——宏观预期与产业现实的严重撕裂。 宏观层面暖风频吹:
01 美联储即将开启降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资金面有望逐步宽松。同时,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和使用进度加快,基建项目用钢需求将在四季度集中释放。国内反内卷政策持续发力,多地已经出台措施限制钢铁等行业恶性竞争,要求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节奏,唐山环保限产开始启动,煤矿超能核查持续进行…… 产业现实:供强需弱格局持续
02 与宏观的暖意形成对比的是产业端的寒意,传统的“金九银十”旺季未至,市场仍呈现明显的“供强需弱”特征。 供应端:尽管有唐山限产和煤矿超能核查等政策约束,但钢铁产量仍然保持相对高位。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仍维持80%以上,较上期增超3%,日产铁水产量始终处于240万吨高位。 需求端:房地产行业作为用钢需求的主力军,处于深度调整期。政策面持续放松,但销售端回暖缓慢,新开工项目数量有限,难以带动钢材消费大幅增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所加快,但资金到位情况制约项目进度。全球经济放缓风险加大,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面临压力,可能进一步削弱钢材需求。 成本端:近期铁矿石价格走弱,焦炭首轮、二轮提降落地,钢价的成本支撑力度大幅减弱。矿超能核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煤炭生产秩序,但随着进口煤源的补充和需求端的走弱,焦煤焦炭价格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强势上涨。
3 后市走势关注点:
当前市场疲弱,但仍要关注一些可能改变市场走势的关键信号,首先是供给端实际收缩情况,关注限产、反内卷政策是否真正落地实施,带来供给端实质性收缩;其次关注需求端回暖迹象,关注房地产销售及基建项目开工情况,寻找回暖信号;第三,关注原料价格是否能够企稳回升,重新提供成本支撑;第四跟踪宏观政策实际落地效果,特别是资金是否真正流入实体经济。 美联储降息救不了钢价,这一现实情况让我们看到了宏观政策与产业现实的脱节,在钢铁产业基本面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难以奏效,真正的拐点需要等待自身供需基本面的实质性改善。今夜,美联储降息了;明天,钢铁人还是要回到供需、库存、成交这些最基础的命题上来。毕竟,只有行业自身的问题解决了,钢价才能真正迎来春天。